https://github.com/bioasura
我要做的許多東西, 其中一個是自動化控制版本, 目前可能會就專心只針對 ph, ec跟light
的版本做起來, 其實要全open的code應該不難, 大家應該都很簡單就做起來了才是,
我打算就從 2018/1/5開始做, 希望到2019/1/8的時候, 我可以把這個部分變成一個開放式的教材, 大家都知道如何地做自動化控制, 不論是前端, 後端, 或是大數據分析,
我的強項其實是雲端的版本, 但是這些年來後來發現學生會畢業, OpenStack也會換版本,
教了再多也沒有用, 學校是一個奇怪的環境, 要等人會現在教還要等很久才會看到成果,
如果是這樣那我打算今年就部份的做Open的, 文件都在網路上, 大家也可以比較容易看到我進步到哪裡了, 我打算就把這些東西做成 教材跟文件, 如果可以的話, 每一年我會開始訂出版的計畫, 部分很專業的部分我會弄成專門的書出版,
民生化的版本我會放在某個地方當作網路教材分享, 最少這樣有幾個好處, 一個是不會不見, 可以搜尋, 每次換版本大概我也不用再解釋歷史故事, 大家可以自己看
我是一個很喜歡電腦的人, 這一生中花了應該也超過1/2的生命在寫程式, 跑資料, 當Maker了, 不過我也應該算是很幸運的人, 從硬體到軟體我都碰過, 而且該念的書跟寫的程式和演算法我大部分都學過, 到了2018年, 應該是人生的第三階段狀態的, 我想應該按照某種時間流, 今年剛好是大部分技術成熟的第一階段, 選擇多了, 反而要跟很多人討論到底要選擇什麼, 不過我想其實人類的學習曲線是不會變的, 可以選擇的一年大概就最多兩到三個, 太多其實也沒有辦法做好跟學好, 所以其實也不應該太資訊焦慮, 或是被資訊淹沒.
我想就大家同好可以討論可以一起進步這樣就最好了, 2017年底又參加了許多的黑客松 看到g0v的夥伴, 覺得很好, 20年前的許多記憶重新地出現, 或許這一切剛好告訴我,2018之後的這10年可以重來一次過去的狀態, 剛好這世界也重新的進步了一輪, 我想就這樣剛好在做個10年吧...
但是我也在思考, 人生還有幾個10年可以像現在這樣, 自己有種感覺10年後已經快要60歲, 應該那時候是換孩子的世代了,我應該會從喜歡回到享受的狀態, 不過每一年能做多少事情, 包含要寫多少的東西, 還要教多久的書, 應該這10年都會很清楚的會碰到狀態,
這篇文章還是沒有寫到2018我要做什麼, 不過應該3天內我要寫一個2018年我的想法跟工作清單, 然後按部就班頭也不回的把它完成, 同時也可以陪伴家人和適度影響自己的孩子, 希望他們可以懂上一輩的價值觀和做法.
感謝google與facebook,接下來的10年...
應該有一半以上要靠他們撐了,
至於我要不要寫新的專利,
應該3個月內要決定,並且年底以前要投出去,
以要來決定,如果不再教書,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寫論文了,
應該要來寫書跟全部時間去做OpenSource計畫,
其他不Open 的, 討論要open什麼還要討論很久的, 今年之後我就不會再和他們討論了,
直接做往前前進, 有了成果就可以討論了, 不然跟一群做不到的人討論其實沒有用,
他們看我的文件跟程式碼就可以了,不然討論半天一樣沒有活體程式碼,
真要幫忙就直接來follow github跟gitbook,然後我想說的心裡話我就key在這裡,
至於要怎樣可以真正協作出好的程式碼和平台,
就再繼續觀察了, 雖然我心中還是有些疑慮,
但是我中文也不是太好, code也寫得不太漂亮,
一切的一切想跟的人就來吧,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做遠端控制環境,
記得用了別人的code請心存感謝,你寫得比我好請繼續follow並且open,
這樣大家可以交換程式碼又可以交換心得,自然世界會更好,
感謝您.
2018_0105
03:42
我要做的許多東西, 其中一個是自動化控制版本, 目前可能會就專心只針對 ph, ec跟light
的版本做起來, 其實要全open的code應該不難, 大家應該都很簡單就做起來了才是,
我打算就從 2018/1/5開始做, 希望到2019/1/8的時候, 我可以把這個部分變成一個開放式的教材, 大家都知道如何地做自動化控制, 不論是前端, 後端, 或是大數據分析,
我的強項其實是雲端的版本, 但是這些年來後來發現學生會畢業, OpenStack也會換版本,
教了再多也沒有用, 學校是一個奇怪的環境, 要等人會現在教還要等很久才會看到成果,
如果是這樣那我打算今年就部份的做Open的, 文件都在網路上, 大家也可以比較容易看到我進步到哪裡了, 我打算就把這些東西做成 教材跟文件, 如果可以的話, 每一年我會開始訂出版的計畫, 部分很專業的部分我會弄成專門的書出版,
民生化的版本我會放在某個地方當作網路教材分享, 最少這樣有幾個好處, 一個是不會不見, 可以搜尋, 每次換版本大概我也不用再解釋歷史故事, 大家可以自己看
我是一個很喜歡電腦的人, 這一生中花了應該也超過1/2的生命在寫程式, 跑資料, 當Maker了, 不過我也應該算是很幸運的人, 從硬體到軟體我都碰過, 而且該念的書跟寫的程式和演算法我大部分都學過, 到了2018年, 應該是人生的第三階段狀態的, 我想應該按照某種時間流, 今年剛好是大部分技術成熟的第一階段, 選擇多了, 反而要跟很多人討論到底要選擇什麼, 不過我想其實人類的學習曲線是不會變的, 可以選擇的一年大概就最多兩到三個, 太多其實也沒有辦法做好跟學好, 所以其實也不應該太資訊焦慮, 或是被資訊淹沒.
我想就大家同好可以討論可以一起進步這樣就最好了, 2017年底又參加了許多的黑客松 看到g0v的夥伴, 覺得很好, 20年前的許多記憶重新地出現, 或許這一切剛好告訴我,2018之後的這10年可以重來一次過去的狀態, 剛好這世界也重新的進步了一輪, 我想就這樣剛好在做個10年吧...
但是我也在思考, 人生還有幾個10年可以像現在這樣, 自己有種感覺10年後已經快要60歲, 應該那時候是換孩子的世代了,我應該會從喜歡回到享受的狀態, 不過每一年能做多少事情, 包含要寫多少的東西, 還要教多久的書, 應該這10年都會很清楚的會碰到狀態,
這篇文章還是沒有寫到2018我要做什麼, 不過應該3天內我要寫一個2018年我的想法跟工作清單, 然後按部就班頭也不回的把它完成, 同時也可以陪伴家人和適度影響自己的孩子, 希望他們可以懂上一輩的價值觀和做法.
感謝google與facebook,接下來的10年...
應該有一半以上要靠他們撐了,
至於我要不要寫新的專利,
應該3個月內要決定,並且年底以前要投出去,
以要來決定,如果不再教書,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寫論文了,
應該要來寫書跟全部時間去做OpenSource計畫,
其他不Open 的, 討論要open什麼還要討論很久的, 今年之後我就不會再和他們討論了,
直接做往前前進, 有了成果就可以討論了, 不然跟一群做不到的人討論其實沒有用,
他們看我的文件跟程式碼就可以了,不然討論半天一樣沒有活體程式碼,
真要幫忙就直接來follow github跟gitbook,然後我想說的心裡話我就key在這裡,
至於要怎樣可以真正協作出好的程式碼和平台,
就再繼續觀察了, 雖然我心中還是有些疑慮,
但是我中文也不是太好, code也寫得不太漂亮,
一切的一切想跟的人就來吧,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做遠端控制環境,
記得用了別人的code請心存感謝,你寫得比我好請繼續follow並且open,
這樣大家可以交換程式碼又可以交換心得,自然世界會更好,
感謝您.
2018_0105
03:42
留言
張貼留言